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(下面简称大赛)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赛事之一,也是我校认定的学科竞赛A类赛事之一。大赛开始于2008年,是我国面向高校本科生最早的赛事之一,由教育部计算机类教指委发起举办。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创,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、复合型、应用型人才服务。赛事分为校内预赛、省级复赛、全国决赛三个阶段。现将校内预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报名对象
所有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赛。
二、大赛内容分类及要求
2025年(第18届)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,分设11个大类:(1)软件应用与开发;(2)微课与AI辅助教学;(3)物联网应用;(4)大数据应用;(5)人工智能应用;(6)信息可视化设计;(7)数媒静态设计;(8)数媒动漫与短片;(9)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;(10)计算机音乐创作;(11)国际生“汉学”。 其中,(7)、(8)、(9)三个大类,统称为数媒类。
各专业师生参考附件1:《01+4C2025大赛通知(中大计赛函[2025]1号,含竞赛规程)》文件中关于作品细则和要求,选择对应类别参赛。
二、校赛规则
1.遵守竞赛各类别对作品和作者描述要求。
2.中南地区参赛组队要求
(1)大赛只接受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,不接受跨校组队。
(2)每件作品的参赛者由同一所院校的2~5名本科生组成,不得与高职高专学生或者研究生混合组队。
(3)每位作者在每个大类中只能提交1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;参赛作品不得在本大赛的11个大类间一稿多投。
(4)参赛队伍中只要有一名作者是属于专业类的,则该作品就必须参加专业组的竞赛。
(5)高职高专学生可报名参加中南地区赛,但不得与本科生或研究生混合组队,高职高专参赛作品与参赛队伍要求请参照本科生参赛要求,如有变化,另行通知。
3.指导老师每小类作品中限提交至多2份作品,无论排名。
三、报名时间和方式
1.截止时间:2025年4月18日,
2.提交方式:以指导老师为单位,收集作品及汇总表提交至比赛负责人
3.提交格式:指导老师提交的文件夹命名为“2025计算机设计大赛+系部名称+指导老师”。参赛作品均以作品所属大类-作品对应小类-作品名称命名。大类和小类的名称严格按照官网(官方公众号)的名称书写,参赛队人数及作品要求需严格按照文件要求。
4.因提交方式或文件格式产生后果,师生自行承担。
四、通过校赛后的作品资料提交要求
(1)通过校赛的作品,需进QQ群按时完成校赛上推的系统操作,具体以指导老师通知为准,若错过通知和上报时间视为放弃。
(2)报名入口:进入大赛网址首页(http://jsjds.blcu.edu.cn),点击左上角链接到竞赛平台”后直接跳转。
(3)作品提交:按“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”作品及资料格式相关要求,在竞赛平台中在线报名。系统中选择“中南地区赛”,提交竞赛作品与相关资料,最新要 求请参阅大赛网站。
(4)纸质材料:完成系统报名后,参赛队伍需在报名系统中打印由报名系统生成的①作品报名表、②作品版权声明,两个纸质文件都要求所有作者和指导老师都要手写签字,拍照或扫描后上传到报名系统。其中①作品报名表需要加盖学校公章或学校教务处公章,纸质原件需在参加国赛报到时提交,请妥善保管;②作品版权声明不需要盖章。
(注:中南地区赛不要求在系统中上传缴费证明)
(5)其他情况说明:
(a)时间截止前,作品未被校赛管理员上推,在系统中可自行更改。
(b)时间截止前,作品已被校赛管理员上推,可联系校赛管理员撤回,自行更改后,再联系校赛管理员在规定时间内上推。
(c)时间截止后,所有作品在系统内填写的内容均无法更改。但在初审结果公示前,可自行更改百度云盘链接内的内容(切勿删除链接)。建议作品全体作者及指导老师,在规定时间内务必检查下列事项:
1 作品是否违反组队要求,例如队伍成员在同大类有重复参赛、所学专业受限、有研究生或专科生混合组队,作品跨校组队等;
2 作品网盘的主链接以及子链接是否全部填写,测试是否能正常访问,“链接分享”是否设置访问人数为“不限”、有效期为“永久有效”;
3 作者与指导教师的姓名及排序是否填写正确;
4 盖章及签字版报名表以及签字版作品版权声明是否上传;
5 作品内容是否全部填写,是否填写规范。
3.作品要求
(1)每件参赛作品,必须是参赛作者在本届大赛期间(2024.7.1~2025.6.30)完 成的原创作品;与2024.7.1之前校外展出或获奖的作品雷同的作者的前期作品,不得重复参赛。
(2)所有作品播放时长不得超过10分钟,参赛作品提交要求及文档模板要求参照2025版《4C参赛作品提交要求及文档模板》(以大赛网站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,请及时 关注,可先下载参考2024版http://jsjds.blcu.edu.cn/info/1045/1915.htm)。
(3)所有参赛作品都必须为原创作品,作者对参赛作品须拥有独立、完整的知识 产权,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,必须遵守国家宪法,有关法律、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。
(4)参赛作品中地图的使用需遵循我国法律法规,尊重国家主权、安全和领土完整。《地图管理条例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:“向社会公开的地图,应当报送有审核权 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。但是,景区图、街区图、地铁线路图等内容简单的地图除外。”参赛作者在作品提交的所有材料中,凡是包含涉及国界、边界、历史疆界、行政区域界线或者范围的地图,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颁布的《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》要求,并在地图出现之处明确注明审图号和地图来源(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网站、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(https://www.tianditu.gov.cn/)、标准地图服务(http://bzdt.ch.mnr.gov.cn/)网站),严禁使用未经过审核、私自篡改、来源不明的地图(景区图、街区图、地铁线路图等内容简单的地图除外)。
(5)参赛作品必须是在本届大赛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原创作品,并体现一定的创新性或实用价值。不在本届大赛时间范围内完成的作品或已发表、展出、获奖的作品雷同或相似的作品(包括作者前期的作品),不得参加本届竞赛。违者一经发现,无论何时,均取消参赛资格。提交作品时,需同时提交该作品的源代码及素材文件。(6)无论何时,参赛作品一经发现涉嫌重复参赛、剽窃、抄袭、一稿多投等违规行为,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。若已获奖,则取消该奖项;同时在大赛官网上公布违规作品的作品编号、作品名称、作者与指导教师姓名、相关人员所在学校校名,并按《参赛指南》的相关规定,对作者、指导老师和参赛院校进行违规处罚。
(7)每校参赛作品数量不限,但每校在每小类中最终被推荐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2件,每校本大类最终被推荐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3件(注:每校在微课与AI辅助教学大类及其每小类中最终被推荐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2件)。
五、校赛咨询
竞赛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:汪老师(QQ:646631672); 计算机专业负责人:孙老师(QQ:54747485)
六、竞赛咨询
大赛官网:http://jsjds.blcu.edu.cn/
大赛官方公众号:微信搜索“计算机设计大赛服务号”或“CCCC_FAQ”。
传媒与艺术设计系 信息与管理工程系
2025年5月31日
附:
附件101+4C2025大赛通知(中大计赛函[2025]1号,含竞赛规程).pdf
附件2:KY.COM2024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赛作品汇总表.xls